李白《秋浦歌十七首(其三)》原文阅读|赏析
就如杜甫 《曲江二首》 其二:“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”。如果只看此二句,你绝不会有“以忧愤而托之行乐者也”(王嗣奭《杜臆》)的感受,而反会为它那 “缘情体物,自有天然工妙,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” (叶梦得 《石林诗话》)的自然美所陶醉。
原文:秋浦歌(其三)秋浦锦驼鸟,人间天上稀。山鸡羞渌水,不敢照毛衣。译文:秋浦产一种霹驼鸟,其羽毛之美,为人间天上所少有。以美丽著称的山鸡,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。作者简介:李白(701~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、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。
秋浦歌其三的诗意;我头上的白发长达三千丈,只因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(夸张)。明亮的镜子中,我的头发白似秋霜,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?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白发三千丈, 缘愁似个长。 不知明镜里, 何处得秋霜。这首诗采用 浪漫夸张的手法,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。
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具体如下:原文及译文 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。赧郎明月夜,歌曲动寒川。炉火照彻天地,红星四溅,紫烟蒸腾。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,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。赏析 秋浦,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,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。
原文: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。赧郎明月夜,歌曲动寒川。译文:炉火熊熊燃烧,红星四溅,紫烟蒸腾,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。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,一边唱歌一边劳动,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,震荡着寒天河流。
“其三秋浦锦驼鸟”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秋浦歌十七首》。“其三秋浦锦驼鸟”全诗《秋浦歌十七首》唐代 李白其一秋浦长似秋,萧条使人愁。客愁不可度,行上东大楼。正西望长安,下见江水流。寄言向江水,汝意忆侬不。遥传一掬泪,为我达扬州。其二秋浦猿夜愁,黄山堪白头。清溪非陇水,翻作断肠流。
“竹高鸣翡翠”的出处是哪里
1、“竹高鸣翡翠”出自唐代杜甫的《绝句六首》。“竹高鸣翡翠”全诗《绝句六首》唐代 杜甫日出篱东水,云生舍北泥。竹高鸣翡翠,沙僻舞鹍鸡。蔼蔼花蕊乱,飞飞蜂蝶多。幽栖身懒动,客至欲如何。凿井交棕叶,开渠断竹根。扁舟轻褭缆,小径曲通村。急雨捎溪足,斜晖转树腰。隔巢黄鸟并,翻藻白鱼跳。
2、《绝句六首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。《绝句·其一》唐·杜甫 日出篱东水,云生舍北泥。竹高鸣翡翠,沙僻舞鹍鸡。译文:早晨太阳出来照着篱笆东边的积水,屋舍北边也生起了云彩掩映着泥土。又高又密的竹林中有翡翠鸟在鸣叫,偏僻寂静的沙滩上很多鹍鸡在跳舞。
3、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,不仅因为它姿态清雅,还因为它所蕴含的坚韧与高洁的精神。唐代诗人杜甫在《绝句六首一》中写道:“竹高鸣翡翠,沙僻舞鵾鸡。”这里,竹子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质,仿佛它在沙地中起舞,与翡翠相呼应,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。
4、竹高鸣翡翠,沙僻舞鹍鸡”(《绝句六首》之一),属于此类;另一种是“一篇一意”,“摘一句不成诗”,这首《春怨》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《艺苑卮言》中更赞美这首诗的“篇法圆紧,中间增一字不得,著一意不得”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中也说:“一气蝉联而下者,以此为法。
形容绿色翡翠的诗句有哪些?
1、翡翠之绿,如诗如画,隋唐诗人齐己曾赞:水边飞去青难辨,竹里归来色一般。磨吻鹰鹯莫相害,白鸥鸿鹤满沙滩。 金朝蔡松年以《鹧鸪天·赏荷》描绘荷塘美景:秀樾横塘十里香,水花晚色静年芳。胭脂雪瘦熏沉水,翡翠盘高走夜光。山黛远,月波长,暮云秋影蘸潇湘。
2、绿水结绿玉,白波生白珪。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《别东林寺僧》,其中“绿水结绿玉”形容的就是翡翠。诗人用“绿水”形容翡翠的透明清澈,用“绿玉”描绘翡翠的颜色和质地。此句以水的清透比喻翡翠的纯净,以玉的温润比喻翡翠的质感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苒苒翠幄青,娟娟素艳白。
3、草绿鸳鸯殿,花映翡翠楼。宝杯盛露,仙乐飘飘。唐代诗人白居易,以诗赞美景。 高低起伏,红翡绿翠,浅深交错,阻碍视线。唐代皮日休《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》中的佳句。 帐幕系着翡翠带,被褥解开鸳鸯结。秀色可餐,华丽如掬。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中的描写。
4、翡翠 隋唐 - 齐己 水边飞去青难辨,竹里归来色一般。 磨吻鹰鹯莫相害,白鸥鸿鹤满沙滩。鹧鸪天·赏荷 金朝: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,水花晚色静年芳。胭脂雪瘦熏沉水,翡翠盘高走夜光。山黛远,月波长,暮云秋影蘸潇湘。醉魂应逐凌波梦,分付西风此夜凉。
关于竹炭的诗句
1、听爷爷说,竹子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,竹笋还可以食用,富有韧性的竹干还可以编筐、箩等。竹叶还可以造纸。就连烧完的竹炭还有用处呢!竹子真是浑身是宝呀!竹子 学校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,里面有许多翠竹。竹叶细细的、绿绿的、长长的,好像一位大人的中指。
2、竹子高温炭化后形成竹炭,竹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,可以清除周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。 竹子的启示 竹子的中间是空的,象征着谦虚谨慎。竹子还具有不惧艰辛、中通外直、宁折不屈的品格,它清幽安静,默默无闻,与世无争,遇雨不浊,顽强不屈,它经霜雪不凋。
3、竹子在汉语中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汇,它不仅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,还象征着高洁的品格。在中国文化中,竹子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,如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的诗句,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。
4、当代诗词,橘韵绵长 时至今日,衢州橘子依然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源泉。著名诗人艾青曾到衢州采风,写下了《衢州橘子》一诗:“衢州橘子树,叶绿树长青。根深百年故,白花黄橘生”,赞美了衢州橘子的生命力之顽强。当代诗人臧克家在《橘乡》中写道:“衢州橘乡四季春,橘花香飘醉游人。
5、诗中还描绘了“松翠掩山寺,溪深山路幽。烹茗绿烟袅,不得更迟留”的景象。